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编号:26855
多环节、多靶点治疗心衰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6日 大众卫生报 2011.12.06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贾振华 博士

    第二届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主办,邀请了多名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

    治疗心衰:

    传统药物缺陷频现

    近十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治疗慢性心衰,主要药物是地高辛、速尿等,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来改善症状。专家指出,这些药物和治疗手段只能暂时解决表面症状。慢性心衰之所以发病,根本在于两个问题,一个是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另一个就是心室重构,两者相互促进,引发加重心衰,所以治疗慢性心衰不能只单纯改善症状,更要治疗其发病基础,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人在治疗药物中加入了受体阻滞剂、ACEI等调节神经内分泌,但由于这些药物有各自的毒副作用,联合用药后更限制了许多慢性心衰患者的使用。可见,慢性心衰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于找到安全的、能够标本兼治的药物。

    中医络病理论:

    为心衰治疗指明出路

    中医络病理论认为,慢性心衰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阳虚乏,运血无力造成的,由于心气虚乏,心脏舒缩无力,从而不能很好地推动脉络中的血液畅通运行,津液或者渗出络外,成为水肿,或者停留在络内,成为瘀血,甚至日久络息成积,络息成积反映了心室重构。

    从络病理论治疗慢性心衰,采用益气温阳药为治络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利水消肿药,使心气充,阳气复,络脉通,从而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改善心室重构,使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水肿诸症祛除,实现标本兼治。

    芪苈强心:

    多环节多靶点治疗慢性心衰

    芪苈强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治疗慢性心衰的现代特色中药,在它的配方中,人参、黄芪、附子等益气温阳药物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葶苈子、泽泻等利水消肿药物能够消水肿、通小便,减轻心脏的负担,中药利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丹参、红花等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减轻周围血管阻力。

    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能够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拥有多环节、多途径、多方位的治疗优势,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胸闷气短、夜睡不能平卧、浮肿等症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在慢性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减少室壁厚度,从根本上阻断心室重构的发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芪苈强心胶囊代表了慢性心衰治疗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http://www.100md.com